作者: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2019 年秋天的一个深夜,我突然接到北京一所大学的心理中心老师的电话。电话里,这位老师焦急万分。他告诉我,就在不久前,有一个学生企图自杀,幸亏被同学及时发现并制止。班主任在学生的笔记本上发现了我的名字和电话号码,所以决定联系我,看我能不能为这个学生提供一些帮助。
挂掉电话,我马上赶去见这个学生。我问他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要走到自杀这一步。这个孩子告诉我,他一直想做一个好孩子,听妈妈的话,努力学习,现在终于考上了重点大学。这位学生一直想在大学学习哲学或者心理学专业,但妈妈坚持学理科更好就业,无奈之下他只能放弃自己的爱好。然而在大学的学习中,不喜欢的专业让他越学越苦闷,越来越失望。最后,他实在是熬不下去了,决定永远摆脱外力强加给自己的所谓“理想未来”。我听后感慨万分,心里很不是滋味。如果孩子的父母知道是这样的原因导致孩子轻生,不知会有多痛。但我确信,他的父母一定很难理解,也无法想象孩子轻生的原因居然是自己望子成龙。后来,我见到了孩子的妈妈,跟她沟通了孩子的心理状态。果然,孩子的妈妈十分不理解,她坚持认为:“严格的要求,做社会需要你做的事,不就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吗?教育难道不是培养孩子的各种学习技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吗?”事实上,类似这样的教育模式在我们身边十分普遍。有多少孩子,做的都是父母让他们做的事,学的是父母看好的专业,几乎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取悦他人。甚至这种教育模式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有多少孩子就是这样被父母从小牵着小手,奔走于各种补习班、课外班;有多少父母的教育理念已不再是“笨鸟先飞”,而是“是不是只鸟,都要先飞”。孩子也在这种教育价值观的裹挟下,时刻处于高压状态,渐渐失去获得自我价值的能力。然而,这真的是为孩子好吗?或者说,这样的教育方式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吗?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真的是我们希望培养的吗?我们该如何爱孩子
我们该如何爱孩子?我们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其实也是我写这本《孩子的品格: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的初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每隔两三年就要在全球 88 个国家开展一次大型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调查。最近的一次调查发现,在 88 个国家中,中国孩子的学习时间最长,远远超过排名第二位的国家,而且课外学习的时间很长。但是,中国学生的学习效率很低,排名十分靠后。同时,中国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排名也不高。这不仅让我深思: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一定要与痛苦为伴?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是一个长期在讲台上与学生们探索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什么是积极的心理、什么造就了文化差异等专题的教师。为师者的使命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改变我们的“教育之痛”。事实上,要解决知识与技术层面上的困惑并不难,真正的困惑往往源自生命的意义、个体的成就感与投入之间的比例,以及变化无常的情绪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这些困扰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一个人真实的幸福与未来的发展。让我们的教育成为一种让孩子开心、让家长满意、让教师这个职业更加令人向往和尊重的教育,变得更幸福,更积极,是我身为教育者的主要目标。而,积极教育就可以很好的实现这一目标。这也是我和我的团队以及全世界从事积极心理学研究与积极教育研究的人共同追求的生命价值。积极教育是通过关注人心中的善良天性、人类社会的正能量,以及我们共同具备的灵性、悟性、善意和德行等,对孩子进行积极、正向的教育。积极心理学家相信,每个人身上都有美好、善良的种子,而积极心理学家所研究和探索的,就是怎样发现并培育这些美好的特质,最终让每个人都能过上幸福而有意义的人生。简而言之,幸福、有意义的人生是积极教育的结果,而积极心理学家的工作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寻找获得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怎样用科学的方法“培育”这些“原因”,使之真正开花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积极教育要比现在所谓的“心灵鸡汤”、快乐教育等更重要,也更有意义。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以积极心理学、认知科学、文化科学为理论基础的积极教育实践运动。积极教育从人文视野的角度出发,依靠科学的手段以及对实证的研究,对人类尤其是儿童与青少年如何在教育中获得真正的幸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测量、评价与实践。积极教育已经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已经开始在全球流行起来。越来越多的专家与学术机构经过多年观察和分析后发现,真正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天赋,也不是知识,而是教育能否帮助孩子培养以“品格优势与美德”为核心的积极天性、全面而健康地发展。这些积极天性的特质包括审美力、自控力、好奇心、共情力、创造力、专注力、责任感、勇气以及自信心等一系列与善意、高尚人格相关的要素。在《孩子的品格》这本书中,我也将积极教育培养孩子品格优势的这7个核心要素一一展开:最终,品格优势将成就“王者之力”——创造力、审美力、同理心,让孩子从容应对未来的竞争与机遇。引导孩子过上幸福人生的关键因素是“品格优势”,而积极教育正是点亮孩子品格优势的一盏明灯。品格优势能让孩子感知幸福,亲近社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激发终身学习的动力。在面对压力和挫折的时候,孩子能拥有较强的承受和复原能力,自信地面对各种挑战。目前,世界很多国家都将积极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提升国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澳大利亚是国际上最先倡导积极教育的国家, 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南非、摩洛哥、日本、韩国和北欧国家也都在推广积极教育,并且进行了大力探索。积极教育为何会受到世界各国如此追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积极教育是基于人心的教育,是把人的幸福创建作为一种信仰的教育,更是一种可以把幸福与心灵经由科学实证进行量化与展现的教育。积极教育是面向幸福的教育,是得到全球公认的品格优势与美德的教育,是造就世界公民新的教育思想的教育。积极教育是科学的教育,是人类进入智能时代与无边界时代更具有生命力的、严谨而实证的教育。积极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使人类更具有创造力、审美力、同理心,更关注福流与生命意义的教育。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人生活和消费水准日渐升级,提升幸福感不再是奢侈品,反而成为日常生活的刚需品。在这种情势下,积极教育也势必会形成一股浪潮,在不久的将来迅猛地席卷中国大地。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培养儿童与青少年的积极健康心理与素质教育。2021年两会期间,习总书记也明确提出:“教育,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如果最后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积极教育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而在不远的将来,它将拥有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帮助万千家庭走出习得性无助,走上一条更加美好与幸福的人生之路。我的新书《孩子的品格》,给深陷教育焦虑的家长和教育者,愿所有的孩子能开启幸福的人生之路。(本文为《孩子的品格: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序言)
彭凯平、闫伟/著
中信出版社
2021年07月出版
内容简介:
传统的教养方法,要么是放任自流的“佛系态度”,要么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主义”,要么是对各种教养方式都来者不拒的“无头苍蝇状态”。《积极的品格:写给父母的育儿心理学》,正是冲破和摈弃了旧式家庭教育的层层迷雾,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在孩子的情绪管理、抗逆力、自我效能、自控能力、天赋优势、专注力及品德培养等几个方面,为父母们提供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导父母们以一种正向、积极的心态,为孩子营造愉悦的成长氛围,塑造孩子未来的幸福感和更高可能性。
作者简介:
彭凯平,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兼任清华大学-伯克利心理学高级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以及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H Lab)联合主席。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IPPA)以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lPEN)中国理事,并担任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
闫伟,斯坦福大学博士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培养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学习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积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欢迎关注公众号“互联网思想”并在本文评论区留言,留言点赞最高的3位读者将获得《孩子的品格》一本。
为伟大思想而生!
AI+时代,互联网思想(wanging0123),第一必读自媒体
商务合作、投稿及内容合作,请联系后台小编
或271684300@qq.com